内容摘要:不知道你在工作中,是否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会议上滔滔不绝说了半天,却被领导打断,要求挑重点说。西安口才培训训练是如何进行的?和同事手脚并用解释了半天,对方却还是一头雾水。好不容易约到了客户,对方只给了60秒时间,可你才说了开头,对方就扭头走了。不仅在工作中,在生活中,在西安口才培...
不知道你在工作中,是否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
会议上滔滔不绝说了半天,却被领导打断,要求挑重点说。西安口才培训训练是如何进行的?
和同事手脚并用解释了半天,对方却还是一头雾水。
好不容易约到了客户,对方只给了60秒时间,可你才说了开头,对方就扭头走了。
不仅在工作中,在生活中,在西安口才培训机构中,西安亮剑口才,西安新励成口才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,说话啰嗦没有重点,让听的人觉得很受罪,浪费时间。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下面分享两种提升的方法。
1分钟训练法
西安普华口才的河流模式
1分钟训练法,用来有效提高表达时的概况能力。
河流模式,则用来提高你的沟通技巧。
一、1分钟训练法
也就是能够在一分钟把重要的事情讲明白。
在职场中,电梯谈话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沟通模式。领导要下属在电梯里的几十秒时间内,快速把重要的内容汇报清楚。
而软银总裁孙正义,他对下属的要求更高,要在10秒之内就说出重点。如果10秒内没有说到重点,他会立刻问重点是什么?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,你也希望能快速地听到对方说话的重点。可有些人绕了半天,还是像迷路一样,没有把重点说清楚。
这不仅让听的人很痛苦,也让自己非常烦恼,那怎么去改善呢?
使用“一分钟训练法”,是日本沟通大师斋藤孝在《开口就说重点》中介绍的方法。
一分钟训练法,是用来快速地提升概括表达能力的方法。使用工具是:手机、视频录制软件、训练素材。
具体的方法是:
1.准备训练素材
刚开始可以使用简短的材料,比如小故事、罗胖60秒。
小故事简短又蕴含深刻的道理,还可以作为演讲和写作的素材。
你如果要长期训练,可以找《小故事大道理》这本书,里面有几千个小故事,非常适合用来训练。这也是我们口才训练营单位训练素材。
2.用软件录制音频
当你快速熟悉训练材料即小故事后,你可以用手机的软件录制下概括的内容,时间在60秒。
软件可以用自带的录音机,喜马拉雅、荔枝FM等工具。
3.回听对比改进
录完音频后,回听录音与原文对比,看复述准备了多少内容。
可能刚开始只能复述出30%,慢慢地可能会达到50%甚至80%。同时,记住一句话: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你不用追求100%都复述出来,能达到80%已经很棒啦。
4.逐步提升训练难度
当把小故事练熟后,你可以使用难度大一些的素材,比如罗胖60秒。虽然有时候内容理解难度比较大,但时间标准,每一段都是60秒,而且每天一个,素材源源不断。
如果你经过刻苦训练,能够流利复述罗胖60秒,那么,你可以训练10分钟的罗辑思维音频节目或者6分钟左右的邵恒头条。
能够把这些材料从复制出30%再到50%,最后再到80%,那么你的概述能力就已经非常强了。
二、河流模式
如果一分钟训练法,已经让你具备了高效概括语言的能力,能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,讲述出重点,是不是就够了呢?
当然远远不够,一分钟训练,让我们的沟通变得简洁有重点。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,重点是讲“沟通”。很多人往往就吃亏在沟通上。
《开口就能说重点》这本书时,提到了一个万能的沟通模式——河流模式。
什么是河流模式?
假如你和另一个人分别在一条河的两岸,为了让对方从对岸顺利到你这边,你需要在这条小河里放几块垫脚石,以方便对方过河。不然,对方勉强过河,难免沾到污水,有些狼狈。
我们可以把上面这个场景,想象成你和听众之间交流的情景。这里的河流,可以理解成你和对方之间的知识隔阂,而垫脚石,就是可以让对方和你顺利建立起沟通的知识基础。
比如,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,问他3-5等于几?他可能会说你的这道题出错了。因为他的数学课本里,没有说过负数这个概念,所以你首先要引入负数,才能帮助他解这道题。
负数这个概念,就是渡过“3减5”这条河流的垫脚石。
又比如,你想要一年读300本书,但是应该如何完成这么巨大工作量的读书任务呢?这看起来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啊,一般人一周都读不完一本书。
如果你能够告诉他一个快速阅读的方法,并且让他去实践的话,那么,他就有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。甚至一天读5本、10本书,都是有可能的。一年52周,每周读6本,那么一年300本就不在话下了。
这里高效阅读的方法,就是过河的垫脚石。
接下来我们说一下,如何用“河流模式”来训练我们的沟通技巧。
1.画出河流
把你所面对的这条河流画出来,也就是你和对方建立沟通前要跨越的知识隔阂。
2.标记垫脚石
把垫脚石清楚地标记在河流中,然后再把垫脚石的内容填入图形中。
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:能激活大脑。因为我们的大脑往往对视觉化的内容反应更清晰,而按顺序填入垫脚石的内容,能很清晰地表现出逻辑顺序。
让对方知道:“只有走到这里,才能到达那里”,同时大脑也会不断地进行“只要走这一步,就会变成这样”的逻辑思考。
3.刻意练习,成为思维习惯
不断重复上面的操作练习,把河流模式培养成我们的思维习惯,在一定程度上河流模式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万能沟通技巧。
在用河流模式讲话时,如果能把抽象的内容全部转化为视觉化的内容,会让对方对内容更感兴趣。
这种河流模式就是一个视觉化的形容,我们也可以把河流换成一座岛,把垫脚石换成是岛上的一个个小怪兽,只有打败这些小怪兽才能得到宝藏。
你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,把宝藏作为你最后的结论,得到宝藏,就是理解了你的结论。这样就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。
通过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的传达方式,让大家对内容的兴趣蹭蹭上涨,并且获得成就感。你看,高等级的说话内容,才能让听者获得比内容更多的灵感。
总结一下:用一分钟表达出重点的“一分钟训练法”,主要目的是提升你的概括能力。
和对方建立沟通的一个有效方法——河流模式。
在开始正式的沟通之前,利用适当的铺垫,消除双方之间的知识隔阂,让听众和讲话者站在同一个知识高度,才能为后面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不浪费别人的时间,是最好的礼貌。而通过练习你可以变得更礼貌。